椎間盤突出是什麼?
「椎間盤突出」是椎間盤破裂、垂脫、突出的俗稱,當椎間盤因體重或其他壓力而變得脆弱,纖維環撕裂,當中啫喱狀的髓核便會洩漏,形成突出的椎間盤。附近的神經受刺激,導致手臂或腿部疼痛、麻木或虛弱。
脊椎的構造
要認識椎間盤,首先要從脊椎說起。脊椎由堅固的椎骨組成,椎骨之間由柔軟而具彈性的椎間盤和小關節等軟組織相隔。當中的啫喱狀物質稱為「髓核」,其外層被堅韌的纖維環牢牢包裹,在椎骨中發揮避震作用。
患者可能因為椎間盤突出而出現背痛。因年齡因素導致椎間盤退化,會令椎管空間縮窄,無法容納脊神經和移位的椎間盤突出碎片。
椎間盤突出是很普通的痛症,在美國每年超過 300 萬例病例,經專業人員治療可得以康復。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有些人的椎間盤突出不會引起強烈的不適,但可能會刺激附近的神經,導致手臂或腿部疼痛、麻木或虛弱。常會遇到的位置是腰椎與頸椎: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 腰椎(下背部)
坐骨神經痛通常由下背部的椎間盤突出引起。從臀部放射到腿部,有時甚至放射到足部。受壓迫的神經可引起疼痛、灼熱、刺痛和麻木,通常,一側(左側或右側)受到影響。這種疼痛通常被描述為尖銳和電擊樣。當站立、行走或坐姿可能更嚴重。拉直患側的腿通常會使疼痛加劇。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 頸椎(頸部)
頸神經根病是頸部神經受壓的症狀,可能包括:頸部或肩胛骨之間。患處會出現鈍痛或劇烈疼痛,從手臂向下至手指會感到疼痛或麻木,或者肩膀和手臂感到疼痛。同時痛楚會隨著頸部活動而增加。
徵狀多數顯示在肩膀、頸部和手痠麻刺痛。而當椎間盤突出位置壓迫到坐骨神經,可以引發臀部及下背痛,大腿外側也可能會出現麻痺感,最常見的徵狀:
疼痛部位:肩頸、手指、手臂、背部、臀部、足部或腿部
肌肉:下肢、肌肉無力、肌肉痙攣或過度活躍的反應(在彎腰、舉重時痛楚會加劇)
感覺:腿部麻木、針刺感、痠痛或灼痛感
其他情況:喪失大腸或膀胱功能、足部麻木、手部麻木或頸部僵硬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過度勞損或外來傷害可能會導致椎間盤突出。然而,年齡是無法避免的主因之一,椎間盤自然退化,韌帶開始變弱,加上長期姿勢不良,到了50歲便要留意,視乎退化程度,有時較小幅度或運動,亦可能導致椎間盤破裂。
椎間盤突出成因:性別
約有80%的椎間盤突出患者為男性,男性跟女性的發病率比較為4:1,而且通常在 40-60 歲的群組,因此中年男性為高危一族。
椎間盤突出成因:先天性因素
先天因素是其中最大危機之一。研究表明,若家族中幾個成員都有椎間盤突出的患病史,可能有較高的風險。另外,先天性的腰椎發育不良的人士,腰椎承受能力比正常者為弱,容易出現椎間盤突出的徵狀。其次,精神緊張者,也容易肌肉緊誘發腰背痛。
椎間盤突出成因:職業因素
某些工作者需要經常搬運重物,體力勞動甚高。若加上工作姿勢不正確,反覆錯用腰力會加速椎間盤退化的速度,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而隱藏在辦公室內的危機,是久坐辦公室的一群,若坐姿不正確,並有盤腿習慣,椎間盤負擔亦會日漸積聚,形成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成因:腰部受傷史
急性外傷有時會牽扯腰部纖維環、軟骨板,導致椎間盤突出。而且,很多椎間盤突的案例都有過腰部受傷史,例如曾經摔傷、撞擊腰部,使腰部的椎間盤產生裂隙,引致其後椎間盤長期受壓而導致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成因:肥胖人士
過重人士較正常體重者有較大的腰背負擔,因較容易患上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症。
椎間盤突出治療方法
椎間盤突出治療 – 針灸
針灸是常見中醫治療椎間盤突出的療法之一,透過針刺刺激穴位達至止痛作用,舒緩炎症和肌肉痙攣。養康中醫館同時會配合神燈以及遠紅外線治療儀為患者治療椎間盤突出,進一步加強治療效果。
椎間盤突出治療 – 拔罐
拔罐能夠疏通痛楚處的經絡,達到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有效辟改善椎間盤突出的痛楚問題,讓患者的運動能力恢復,逐漸回復一個健康的身體。

椎間盤突出的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法:站姿前彎
若身體向前傾時,明顯感到痛楚。而向後彎曲身體時,疼痛的感覺會大大減少,可能患有椎間盤突出的徵兆。由於該動作對椎間盤施加很大壓力,會引起痛症出現。腰椎間盤突出測量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法:單腳站立
嘗試靠單邊腳站立,如果只能維持短時間,亦是患有椎間盤突出的徵兆。由於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肌力下降,脊椎穩定性下降,腳部的力量比一般人差,因此難做到單邊腳站立。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法:仰臥直抬腿
先平躺在床上,把腿伸直,慢慢地垂直抬起一邊腳,正常時可抬高至70度以上,若少於 60-70 度,並帶有強烈痛楚,便需要多加注意。當抬高腳時有明顯的大腿痛楚和麻痺,便有機會是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診斷法:踮腳尖
非常簡單的房作,但若踮起腳尖時,腳後跟出現麻痺的情況,便可能是患上腰椎間盤突出。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肌肉力量減弱,腳部的肌力下降,使不出氣力。
椎間盤突出急性發作處理方法
急性椎間盤突出發作讓人防不勝防,突然背部劇痛,舒緩運動也不能做。即使臥床休養,平躺姿勢也大有學問,究竟有什麼事應該或不應該去做?以下是一些提醒:
椎間盤突出急性處理1.臥床姿勢:
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會被建議,臥床休息2週或以上。保持平躺姿勢,而在床上休息時枕頭不可過高,與脊椎維持在同一直線上為最佳。
椎間盤突出急性處理2.半坐吃飯
腰椎間盤突出發作時,最好避免移動身體。因此三餐都會建議在床上進行。患者嘗試慢慢半坐起身,先把枕頭立起來,再將雙腳彎曲,讓身體向上移。背部依靠枕頭,方便進食。
椎間盤突出急性處理3.緩慢地翻身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雖然躺在床上,但難免需要翻身,換換氣。先把疼痛的一邊翻向較輕鬆的一方,過程中出現痛感是正常的。記得背部和頸部都要挺直,手腳不要彎曲。
椎間盤突出急性處理4.起身時要小心
雖然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需要躺在床上休息,若面對上廁所和洗澡時間,也是可以的。起身時要額外小心,以雙手借力慢慢撐起身體。自己能穩定地坐着時,才慢慢把雙腳踏在地上。
椎間盤突出的護理
預防椎間盤突出1. 維持正確姿勢
辦公坐姿
長期連續坐着6至8小時的打工一族,若是坐姿不正確,持續會對椎間盤造成嚴重的壓力,增加受傷危險。為預防患上椎間盤突出,坐着的姿勢要留心。望着電腦螢幕時,眼睛距離約50至70cm,手臂輕鬆自然向下垂,手踭彎曲90度,腰部垂直靠向椅背。頭部、頸部要垂直,不要向前傾,為頸椎帶來壓力。
搬重姿勢
搬運重物時的外力對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如果姿勢不正確,對脊椎產生巨大的傷害,引起椎間盤突出。因此正確的搬運重物步驟,非常重要。
先蹲下》雙腿微微張開〉緩緩地抬起物件》保持腰挺直站立
避免彎腰對腰部造成過大的壓力
預防椎間盤突出2. 改變壞習慣
日常生活習慣中著手,是很好改善椎間盤突出的方法。保持適量運動,強壯背部肌肉。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例如久坐在辦公室,可以偶爾變換姿勢,活動身體,放鬆肌肉。
挑選軟硬適中的床墊,背部得到較好的支撐力。
洗澡時以淋浴的方式,避免彎腰使頸椎過度彎曲。
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脊椎承受過重的壓力。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運動
椎間盤突出運動1.拉背動作
長者、傷患都可以做,有效舒緩椎間盤突出的痛楚。將身體趴下,同時面朝下,雙手把上半身撐起。頭盡力向後仰,讓視線望向上空望。該動作可把背肌伸展開。

椎間盤突出運動2.坐姿收縮肚臍
訓練核心肌群,舒緩腰部的疼痛不適。坐在舒適的椅子上,保持腰背挺直,呼氣把肚臍用力收縮。同收緊肛門,保持6-10秒,放鬆,重覆15次為之一組,總共進行3組。
椎間盤突出運動3.架橋動作
重點訓練腰部及臀部的核心肌肉,強化腰部的力量。把身體平躺在床上,屈膝打開雙腳。運用臀部力量把臀部抬起,形成一個拱橋狀態。保持動作 6-10 秒,一組共15次,可做3組。
椎間盤突出運動4.肩胛肌伸展
有效舒緩在頸椎的椎間盤突出的痛楚。將頭向下彎 45 度,側手將頭部往下壓,直至感到有被拉伸感,保持 6-10 秒,放鬆,換邊,重複做 3 次。
椎間盤突出運動5.頸部側彎
有效舒緩頸椎痛楚及不適。坐在舒適的椅子上,輕輕扭轉頸部側彎。將頭部盡量與肩膀平行,然後向後移。頭部側彎至頸痛一側,切勿過度用力。若出現強烈疼痛,請避免動作。 換邊,重複做 15-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