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成因
椎間盤突出是一種常見的脊椎問題,椎間盤突出的成因主要包括椎間盤組織退化、損傷、壓力等因素。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過度使用脊椎、壓力集中於某一部位等因素都可能導致椎間盤組織退化和破裂,進而導致椎間盤突出。此外,遺傳、年齡、睡姿、工作環境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椎間盤突出的形成。
在一般都市人生活習慣裡,有導致椎間盤突出的 3 大常見成因:
- 長時間久坐:長時間久坐會使椎間盤承受壓力,容易導致退化或破裂。
- 運動不足:缺乏運動會導致椎間盤周圍的肌肉變弱,失去支持作用,增加椎間盤受傷的風險。
- 姿勢不當:不正確的坐姿或站姿會使脊椎受到過度壓力,長期下來容易導致椎間盤受損,出現突出現象。
腰椎間盤突出症狀
都市人可以觀察自己有否以下問題,並持續未有改善超過 2 週,有可能是腰椎間盤突出初期症狀:
- 腰痛或頸痛: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腰椎或頸椎,此病患可能會讓你突發的感到激烈腰痛或頸痛。這種痛可能會傳遞到手臂或腿部,並可能會伴隨著刺痛感或麻木感。
- 肌肉無力或僵硬:椎間盤突出有機會壓迫神經,導致肌肉無力或僵硬。這可能會影響到日常活動,例如走路、握筆或握物。
- 神經症狀:部分椎間盤突出症狀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一些神經及肌肉控制。例如,患者會經常和持續感到手腳麻痺、腿部無力或失去平衡感。在嚴重的情況下,椎間盤突出有機會影響生理排泄肌肉導致尿失禁或腸失禁等症狀,這種情況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辦公室適用 5 大椎間盤突出運動
長時間久坐,運動不足和姿勢不當是都市人患有椎間盤突出的主要成因。除了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適度運動外,即時在工作繁忙的辦公室中,也有一些簡單易行的運動可以預防椎間盤突出:
-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幫助增強核心肌肉,提高腰椎的穩定性,有助於預防椎間盤突出。方法:坐姿或仰臥位,慢慢吸氣使腹部隆起,再慢慢呼氣使腹部下陷。
- 輕瑜伽:瑜伽可以提高身體的柔軟性和平衡性,有益於預防椎間盤突出。建議選擇一些注重脊椎保健的瑜伽動作,如下犬式、樹式等。
- 挺腰步行:步行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有氧運動,挺腰可以促進腰部血液循環,增加椎間盤營養供應,有助於預防椎間盤突出。
- 挺腰步深蹲:深蹲可以增強髖關節和膝蓋周圍的肌肉,提高下半身的穩定性,減輕腰椎的負擔。方法:雙腳與肩同寬,腳尖稍微向外,慢慢下蹲,膝蓋不要突出腳尖。
- 平板支撐:平板支撐可以增強核心肌肉、腰背肌肉和肱三頭肌,提高腰椎的穩定性,減少椎間盤的負擔。方法:俯臥位,肘部與肩部對齊,手臂與地面垂直,保持平躺狀態。
以上椎間盤突出運動如腹式呼吸、瑜伽、步行等都是簡單易行且有效讓椎間盤突出自然好的方法,也建議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

椎間盤突出中醫治療方法
根據近年一個大型磁力共振檢查研究,一群沒有明顯腰痛或症狀的成人的數據裡,在過百人的 20 歲人士組別,超過 25% 影像已經開始呈現椎間盤突出的趨勢;40 歲組別有近 45 %,而在 75 歲人士組別,有近 50% 有椎間盤突出初期症狀。研究結論證明椎間盤突出並非突發病症,而是隨著生活習慣,加上年齡增長而累積而成的脊椎退化現象。
在預防脊椎退化上,中醫可以有效使用多種方法進行治療,而不需依賴止痛藥:
- 針灸治療:以針刺針對患部穴位進行刺激,調節體內的氣血運行,改善局部氣滯血瘀的情況,達到舒緩炎症、疼痛的效果。
- 艾灸治療:使用溫熱的草藥對患部進行灸治,促進局部的微循環,改善血氣不暢的情況,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 拔罐治療:疏通痛楚處的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同時有助於減輕椎間盤突出的症狀,加快恢復運動能力。

尋求專業中醫協助 – 養康痛症治療中心
總括而言,椎間盤突出是一種隨年齡和身體承受壓力增長累積而成的脊椎退化現象,可以透過各種運動與中醫治療,如針灸、艾灸、拔罐等有效緩解症狀,減慢退化,在不需依賴止痛藥,且對身體無副作用下,讓腰椎自然好。
養康痛症治療中心,由中醫治療各類常見痛症:痛症治療中心
養康中醫館推廣優惠:推廣優惠